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班底的民望於低位徘徊,香港民意研究所周二(22日)公布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市民對排名首五位行政會議成員的平均分為28.1分,當中陳智思的評分創2005年有紀錄以來新低。學者形容近年港府整體民望「斷崖式下跌」,反映整個香港管治、認受性及威權盡失。呼籲當權者認真看待數字。(劉少風 報道)
香港民意研究所(香港民研)8月底至9月初透過電話訪問約一千名香港居民,了解市民對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的認知和評分。在提名方面,最多被訪者提及的議員依次為葉劉淑儀、陳智思和湯家驊等。然而,11%受訪者錯誤回答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名字,55%則表示未有認知。
至於排名首五位的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民望評分依次為葉劉淑儀、陳智思、湯家驊、葉國謙、張宇人,他們的平均分為28.1分。除了行會召集人陳智思的評分為29.5分,創2005年有紀錄以來新低外,其餘議員評分比3月份增加約1至2%。排名第六的林正財獲30.1分,但由於認知率較低,因此被剔除。
調查結果亦顯示,從2012年起,五名行政會議成員的平均分從2019上半年約50分,整體急跌至了約20分,這兩年間於低位徘徊。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在會上表示,去年出現《逃犯條例》爭議時,當權者強調「不能退讓」,「要捍衛特首的管治威信」,但過去一年半的民意數據反映,不論行政會議、特首、問責官員的評分均「斷崖式下跌」,反映整個香港管治、認受性及威權盡失。
鍾劍華說:整體來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整個香港管治、代表權力架構、權威性及認受性,全部滑坡式或斷岸式下跌,還說甚麼捍衛特區政府的權威?全部失去了。我希望社會人士、公眾、傳媒,特別是當權政府要認真看待這些數字。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專任導師譚建元指出,行政會議作為香港社會核心重要組織,但市民對行政會議的認知和評分低,反映一般市民並不掌握行政會議功用。
譚建元說:如果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管治班子評分低、認識程度低,可以如何令到香港市民增加了解不同的政策,甚至不同政策制定的人,他們如何影響香港,他們如何對香港的將來有貢獻?在這方面反映到政府做得不足。
另外,民主黨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就議會去留進行民調,民調周一(21日)展開,為期一星期。香港民意研究所主席兼行政總裁鍾庭耀周二表示,周一已成功收集339個樣本,估計下周一(28日)完成調查工作,翌日晚上(29日)完成報告撰寫並提交予民主黨,料下周三(30日)將召開記者會公布結果。
民主黨、公民黨、議會陣線毛孟靜、工黨張超雄等早前承諾,一旦民調結果認為他們應該離開立法會,10月1日起會拒絕續任;而人民力量陳志全及朱凱廸已表明,不接受取消選舉及延任安排,傾向離開立法會。熱血公民的鄭松泰周二指,若立法會所有民主派直選議員按照民調結果,全部拒絕續任,他將會跟隨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