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型肺炎疫情自7月中起出現第三波爆發,但經過一個多月,疫情逐漸緩和。港府周一(24日) 公布的最新確診數字,回落至9宗,另有10多宗初步陽性個案。市民的生活逐步回復正常,港府亦開始討論逐步放寬部分防疫限制。
然而,有香港市民開始質疑,港府是否還有必要推行全民檢測;也有港人認為,既然現在可以進行全民檢測這麼大規模的群眾聚集活動,那就是說根本沒有必要押後立法會選舉。
港府7月31日以疫情為由,宣布押後原訂在9月舉行的立法會選舉一年。不少意見認為,全球多個地區都在疫情下成功舉行選舉,有多種方法可以兼顧選舉和防疫;然而港府卻堅持押後選舉,被質疑是為防親北京陣營在選舉中大敗所採取的舉措。
而在宣布押後選舉後不久,港府即宣布將在北京派員赴港支援下,由9月1日起進行全民病毒檢測,聲稱能有助找出隱性患者,截斷傳播鏈,但被醫學專家質疑其成效,亦引起民間憂慮,擔心樣本基因會「送中」作全民監控之用。
另外,近日一名已康復的33歲從事IT業男子,從西班牙返港後檢測「復陽」,已再度確診,證實為第二次感染。港大微生物學系表示,經研究團隊透過基因測序,發現該男子兩次感染的病毒株基因排序明顯不同,證實是全球首宗重覆感染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