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学生会吁推迟副校长任命 团体批张翔黑箱作业

2020-10-26
电邮
评论
Share
打印
港大拟新委任两位副校长,引起多方反对。港大学生会提出三大诉求。(粤语组制图)
港大拟新委任两位副校长,引起多方反对。港大学生会提出三大诉求。(粤语组制图)

港大副校长委任引发风波,港大学生会与多个公民团体周一(26日)举行记者会,呼吁推迟副校长任命。多个公民社会团体及区议员亦发表联合声明,批评将中共党员安插于香港大学会影响一国两制,促否决两人的任命。港大学生会周日晚发起联署,提出三项诉求:延迟副校长委任、公开遴选委员会名单、申作军政治申报。(陈润南 报道)

港大校委会将于周二(27日)审议申作军以及宫鹏,分别出任港大副校长(研究)以及副校长(学术发展)的任命,当中申作军被揭发为清华大学党委成员。

港大之前只透过消息人士否认,指仅为清华大学网页出错。但有关委任风波仍未平息。

多名区议员及团体质疑有关任命是否有利益冲突,因为是次遴选委员会成员都由校长张翔委任,而张翔与申作军及宫鹏都曾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共事。

而申作军的共产党党员背景以及其曾入选中国「千人计划」,都令人担心他会倾侧向中共,严重影响港大院校自主及学术声誉。

港大学生会与多个公民团体周一下午,举行记者会,呼吁推迟副校长任命。港大学生会会长叶芷琳表示,一旦相关人选进入港大决策层,担心中共可以直接操控大学,认为有党委和政治联系的人做副校长绝不合适。

叶芷琳:如果以一个党委的身份进入港大管理层、决策层,就等于直接让香港政府、中共直接操控大学。大家可以见到申作军被揭发,本身是一个党委,他是中共党委有政治联系,在香港大学担任管理层是绝对不适合。校方过去一年不断说,校园不应是个政治化的地方,不应成为一个政治角力场所,但同时又邀请一个有政治联系,甚至是党委做管理层,试问如何令学生、师生服众?

叶芷琳促请港大应向副校长遴选委员会作尽职调查,审视过程是否有利益冲突或黑箱作业。她称,是次港大副校长遴选委员会过半数以上是中国人,有数人更是校长张翔的亲信。明日港大校委会会议或会通过两人的任命,学生会将前赴港大钮鲁诗楼递交联署信,叶呼吁港大同学、校友到场声援。

港大学生会周日晚(25日)发起联署,并提出三大诉求,包括(一)校委会延后两位副校长委任,直至校委会尽职调查是次遴选委员会所涉及的利益冲突以及候选人之背景资料,并公开调查报告;(二)校委会公开是次遴选委员会的成员名单,以及相关遴选准则;以及(三)申作军以书面形式向学生以及公众作政治申报。

港大校友关注组亦透过立法会议员叶建源,发表公开信。信内批评,张翔校长与两位候选人的履历高度相似,三人均为内地留美学人,均曾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任教,与宫教授更是南京大学的师兄弟,而申、宫两位则同时在清华任教。以上关系会令外界有「近亲繁殖」、「用人唯亲」的不良观感。就申作军一直未公开交待党员身份,这涉及诚信问题。校委会必须严格把关,如资料不足,便应延迟或取消决定。

另外,香港记者协会亦关注NowTV在报道港大一事上,疑自我审查。近日媒体报道NowTV新闻主管陈铁彪疑以「个人认为不适合」为由,下令把立法会教育界议员叶建源,评论副校长是否有党员背景的质询片段下架。相关做法罕见,令人担心报道因触及被指党员身份而作自我审查,记协对事件表示关注,促请陈铁彪先生进一步向员工及公众详细解释今次的处理手法,以释疑虑。

-----------

港大校友关注组公开信全文:



【就聘任两位副校长一事致香港大学校务委员会的公开信】

香港大学正副校长共有七人,当中学者六人(另有一位是负责行政方面的副校长)。据悉,港大已经完成两位新副校长的遴选程序,两位获推荐的候选人申作军教授及宫鹏教授均来自清华大学,其聘任将有可能由校委会于10月27日作最后决定。我们极为关注此事,原因如下:

(一)「近亲繁殖」的嫌疑

据媒体报导,张翔校长与两位候选人的履历高度相似,三人均为内地留美学人,均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任教,与宫教授更是南京大学的师兄弟,而申、宫两位则同时在清华任教。这种种的巧合会令社会产生「近亲繁殖」、「用人唯亲」的不良观感。再者,大学应该兼收并蓄,如果管理高层中来自同一背景的学者竟占一半之多,其高度的同一性将可能形成小圈子思维,对大学发展不是好事。

(二) 关于申作军教授的疑问

候选人之一的申作军教授,传媒根据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的网页,得悉他是党委委员,但在传媒向清华校方查询之后,学系随即在网页上党委一栏删去申的名字。港大校方「消息人士」向传媒否认其事,表示是「网页出错」。但传媒旋即从网页库存纪录等资料证实,清华大学校党委早在2014年已公告任命申教授为党委委员。这已经涉及 诚信问题,对此申教授至今未有公开澄清,我们质疑:
1.     申作军教授到底是否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的党委委员?如答案为「是」,则进一步引伸出下列两个问题:
2.     申教授有否向遴选委员会披露此项资料?港大校方「消息人士」为何向传媒否认其事?而清华大学校方又为何立即删改网页资料?
3.     遴选委员会有没有就申教授担任党委工作的经历是否适合出任港大副校长一事作出讨论?意见为何?

(三) 关于宫鹏教授的疑问

另一位候选人宫鹏教授,有传闻指他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大学任职期间,涉嫌卷入「枱底交易」疑云,曾不恰当地协助一位中国高级官员的女儿入读该校并完成硕士及博士课程,以换取该系获得巨额款项支持等好处。对于这项传闻,宫教授已透过港大校方发出声明指是恶意造谣中伤。不过,我们仍质疑:
1.     由于传闻中的女士在短时间内由一个学术领域(经济学)转移到另一学术领域(环境科学),火速获得硕士和博士衔,并成为清华大学教授,该传闻似乎并非完全没有根据。
2.     遴选委员会有否得悉此一传闻?有否进行核实工作?如有,结果为何?

以上所述均是严重的问题,足以令香港大学的声誉和今后的管理质素严重受损,故我们有理由怀疑上述两位人士是否适合出任副校长一职。校委会必须严格把关,在讨论相关任命时认真审议,以实证为基础,如资料不足,便应延迟或取消决定。校委会也有责任,向港大各持分者及香港社会各界详细交代其最终决定的理由。

港大校友关注组
2020年10月26日

Edge及Safari用户可直接点击收听
其他浏览器用户请点此下载播放插件

完整网站